“一带一路” 当心黑天鹅成群出动

  2014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标志性年份。这一年里,中国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,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;同时,中国政府将“一带一路”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,并设立包括丝路基金、亚投行等在内的系列金融机构,支持中国金融、重大装备以及优势产能向外输出。站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节点上,中国资本“走出去”、引领新一轮全球化已经形成趋势,但越是如此,越要谨慎从事。

  在过往中国资本海外并购的历史中,不乏草率决策导致的失败案例。常拿来举例的是中国企业海外矿业并购,据业内统计,“十一五”时期的失败率超过95%,比如中钢、中信泰富在西澳大利亚,武钢在巴西,都有着经典败局。与当前有“一带一路”作为政治背书类似,“十一五”时期,为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,政府鼓励企业在全球找矿,大举收购海外矿企股份。但事后看,收购结果多不理想,有的表现为收购迟迟不能到位,有的则表现为收购成本远超预算。即使是那些在当时看还不错的项目,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国际大宗商品的繁荣周期宣告终结,也成为了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负资产—过去两年,全球各类矿业公司市值平均下降超过50%,早期勘探公司市值平均下降超过60%,早期黄金勘探公司更平均下降了80%左右。这些买贵了、打了水漂的钱,毫无疑问,成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所交的学费。问题在于,在经历许多前车之鉴后,中国企业此次再走“一带一路”,还究竟会不会重蹈覆辙?所谓的“黑天鹅”会否成群而来?

  这个问题说不好,毕竟投资就需要承担风险,尤其是海外投资,风险尤甚。即使是向来以精明著称的日本企业,在上世纪80、90年代的海外并购潮中,也犯下了不少糊涂的错误,比如购买了纽约曼哈顿等大量不动产,并打算发展国际投行,但没有成功。事实上,即使是纵横市场已久的老手,也难免在景气周期中盲目乐观,在并购中看走眼的事情常有发生。研究显示,仅十分之三的大规模企业并购真正创造了价值,依照不同的标准评判,企业并购的失败率在50%~70%之间。以此来看,在“一带一路”推进过程中,再度出现并购失败恐怕在所难免,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减少人为失误,而无法避免投资出现问题。

 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这点尤为重要。除了国际同行们常见的问题,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绩激励也是促使管理层草率决策的动力之一;国有企业的财务软约束则为这种草率提供了方便之门。在日前召开的一次论坛上,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,要特别小心软预算约束的国有企业对外投资,有相当一大批中国对外投资不赚钱,要明确“谁投资谁就应该承担责任”。此外,从中石油腐败窝案等案件可以看出,海外并购往往暗藏着寻租腐败与利益输送的空间,这些都是“一带一路”推进过程中需要重点提防的。当前国内反腐败,央企海外项目是重点领域,这一点需要在“一带一路”中继续贯彻落实,尤其要将国企领导的在任与离任审计制度化,避免国家战略成为攫取个人利益的盛宴。

  有鉴于此,“一带一路”在战略层面上的确可以高调推进,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,还是更加务实,“成熟一个做一个”比较好,要避免急功近利,大干快上,更要避免好大喜功。特别地,可能需要降低对“一带一路”的预期,这并不是什么赚快钱、发大财的机会,恰恰相反,目前来看,以投资回报看,“一带一路”甚至有可能是风险高于收益的。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是,过去十几年,西部大开发建设了很多基础设施,但西部经济崛起并不明显,这还是在国内。一旦走出国门,不论是“新丝绸之路经济带”,还是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,地缘政治、文化宗教冲突乃至恐怖主义的风险都将如影随形,中国企业所熟悉的在国内的商业规则也将清零,这些都是实操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所在。

广告
相关文章: